新北市地政局今(1)日表示,111年3月房市交易移轉棟數共計6,406棟,較111年2月增加2,420棟,增加幅度60.7%。
住展雜誌統計,北台灣近一年各行政區新建案房價漲幅,前10大漲幅區有8名都未在桃園市和新竹地區,雙北都無緣入榜,意外的是,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竟然擠進前10名。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,由於大台北房價基期已高,漲幅相對有限,且近年桃竹等地建設與產業投資題材多,使得房價普遍漲贏大台北地區。
根據住展雜誌統計,從2020年2月至今年2月,北台灣近一年漲幅前10大行政區,依序為竹北、新屋、寶山、北區、平鎮、中山、八德、東區、蘆竹、蘇澳等地,顯示近期仍以桃竹等地房價漲幅較為凌厲。何世昌指出,一旦央行啟動特定區域房市管制,桃竹地區列入管制的可能性或許會比大台北來得高。
比較特別的是第10名的蘇澳,新建案房價由一年前的每坪13.7萬元,漲至16.5萬元,年漲幅約21.1%。過去蘇澳房市以透天厝為推案主流,但受到土地價格高漲影響,小宅反成為最夯房型;近一年來,公寓、華廈等低總價小宅房型買氣活絡使推案激增,占蘇澳總供給量6成左右,而小宅成交單價又比透天貴,大多落在每坪16至20萬元間,成為房價暴漲的主因。
讓人跌破眼鏡的另一區,則是第6名的基隆中山區,近一年房價由每坪20.2萬元,漲至25.4萬元,年漲幅約25.7%,房價大漲的原因是高價造鎮案熱賣,帶動其他建案跟漲,成為基隆少數大漲的行政區。
第5名的平鎮區,近一年房價漲幅約26%,主因是跟隨中壢區房價上漲所致;由於中壢市區新建案單價已見到4字頭,相對低價的平鎮落後補漲,且吸引部份中壢客前來購屋,房價因而上揚。
第4名的新竹市北區,雖是竹市首府,生活機能好,且鄰近新竹兩大高價區竹北市與東區,卻因環境較老舊、擁擠凌亂,難獲得竹科客青睞,房價遠遠輸給竹北與東區。
新竹縣寶山鄉則在台積電擴廠題材挹注下,近一年房價由每坪17萬元,飆到22.2萬元,年漲幅約30%、排名第3,即使寶山房價已有不小的漲幅,但基期仍低,預期未來仍有上升空間。
第2名為新屋區,近一年房價從每坪18.6萬元,漲到24.3萬元,年漲幅約30.9%。在2020年,因新屋土地價格每坪大多不到20萬元,建商湧入購地大量推案,但去年本土疫情爆發後,因地價上揚與缺工等因素,當地新案供給量大幅下滑;當市場供給不足,少數推出的新案反映全面調漲售價。
漲幅居冠的是新竹縣竹北市,房價由每坪29.2萬元,跳漲至40.4萬元,年漲幅高達約38%。何世昌指出,竹北房價上漲的核心圈是縣一、縣二、縣三、高鐵特定區與台科大重劃區,新建案成交價約每坪45至60萬元間;高鐵特定區內,甚至有某一建案從銷售初期的2字頭,一路漲到接近5字頭,見證這波房市飆漲過程。
竹北菁華區房價驚天暴漲,促使非菁華區推案出現,並以相對低價拉攏購屋族,如華興地區、中正重劃區,以及都市計畫外等地,都出現3字頭的大樓案或2,000多萬的透天厝搶市。雖然竹北房價漲幅大,因線上供給量仍舊偏低,預料今年漲勢還未到盡頭。
Yahoo轉載
住展雜誌統計,北台灣近1年(2020年2月至今年2月)各行政區新建案房價漲幅,前10大漲幅區依序為竹北、新屋、寶山、北區、平鎮、中山、八德、東區、蘆竹、蘇澳等地,大台北所有行政區全都無緣入榜,顯示近期仍以桃竹等地房價漲幅較為凌厲。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,由於大台北房價基期已高,漲幅相對有限,且近年桃竹等地建設與產業投資題材多,以致於房價普遍漲贏大台北。不過,若央行啟動特定區域房市管制,桃竹地區列入管制的可能性或許會比大台北來得高。
北台灣近1年漲幅前10大行政區,比較特別的是第10名的蘇澳,新建案房價由1年前的13.7萬元/坪,漲至16.5萬元/坪,年漲幅約21.1%。過去蘇澳房市以透天厝為推案主流,但受到土地價格高漲的影響,小宅取而代之成為蘇澳最夯的房型;近1年來,公寓、華廈等低總價小宅房型買氣活絡使推案激增,占蘇澳總供給量6成左右,而小宅成交單價又比透天還貴,大多落在16萬-20萬元/坪之間,成為蘇澳房價暴漲的主因。
第6名的基隆中山區,近1年房價由20.2萬元/坪,漲至25.4萬元/坪,年漲幅約25.7%。中山區房價大漲,主要是高價造鎮案熱賣帶動其他建案跟漲,成為基隆少數大漲的行政區。
第5名的平鎮,近1年房價漲幅約26%,主因是跟著中壢區房價上漲所致;由於中壢市區新建案單價已見到4字頭,相對低價的平鎮落後補漲,且吸引部份中壢客前來購屋,房價因而上揚。
第4名的新竹市北區,雖然是竹市首府,生活機能好,且鄰近新竹兩大高價區竹北市與東區,但卻因環境較老舊、擁擠凌亂,難以獲得竹科客青睞,房價遠遠輸給竹北與東區。何世昌分析,因竹北、東區房價實在漲得太快了,與北區的價差一度超過10萬元/坪;對購屋族而言,大新竹外圍地區如新埔、芎林等地新案價位已漲到3字頭了,不如回流到北區買房更有吸引力、且建案選擇更多,而回流的買盤也因此推升房價。
新竹縣寶山鄉則在台積電擴廠題材挹注下,近1年房價由17萬元/坪,飆到22.2萬元/坪,年漲幅約30%、排在第3名。即使寶山房價已有不小的漲幅,但因基期仍低,預期未來仍有上升空間。
第2名為桃園新屋,近1年房價從18.6萬元/坪,漲到24.3萬元/坪,年漲幅約30.9%。在2020年,因新屋土地價格大多不到20萬元/坪,建商湧入購地大量推案,但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後,因地價上揚與缺工等因素,當地新案供給量大幅下滑;當市場供給不足,少數推出的新案反映全面調漲售價。目前新屋推案多在頭洲地區與都市計畫外的甲種建地,通常戶數極少的透天案。
漲幅居冠的是竹縣竹北市,房價由29.2萬元/坪,跳漲至40.4萬元/坪,年漲幅高達約38%。何世昌指出,竹北房價上漲的核心圈是縣一、縣二、縣三、高鐵特定區與台科大重劃區,新建案成交價約45萬元/坪-60萬元/坪之間;高鐵特定區內,甚至有某一建案從銷售初期的2字頭,一路漲到接近5字頭,恰好見證這波房市飆漲的過程。
竹北菁華區房價驚天暴漲,促使非菁華區推案出現,並以相對低價拉攏購屋族;如華興地區、中正重劃區,以及都市計畫外等地,都出現3字頭的大樓案、或是2000多萬元的透天厝搶市。雖然竹北房價漲幅大,但因線上供給量仍舊偏低,預料今年漲勢還未到盡頭。
Yahoo轉載
住展雜誌最新統計,近一年房價狂飆區,前十名最高漲幅區全部在桃、竹、宜、基等四個縣市,雙北市各區,罕見全數「槓龜」。其中,新竹竹北跳漲近四成最多,漲幅「超車」各區,每坪房價一年大漲11萬多元至40.4萬元新高;新屋、寶山、北區、平鎮、基隆中山、八德、東區、蘆竹、蘇澳,前十名年漲幅都在二成以上。
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,雙北市房價基期已高,漲幅相對有限,且近年桃竹聚集多項大型建設與產業投資題材,近一年房價漲贏各縣市。不過,央行若再啟動特定區域房市管制,預期桃竹列入管制的可能性,或許會比大台北來得高。
年度房價漲幅冠軍竹北,每坪由29.2萬元跳漲至40.4萬元,年漲幅高達約38%。竹北房價上漲的核心圈是縣一、縣二、縣三、高鐵特定區與台科大重劃區,預售新案每坪成交價約45萬~60萬元。雖然竹北房價漲幅大,但因線上供給量偏低,預料今年漲勢還未到盡頭。
漲幅排名第二的桃園新屋,每坪房價從18.6萬元漲到24.3萬元,年漲幅約30.9%。在2020年,每坪土地行情還不到20萬元,建商湧入購地大量推案;但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,地價上揚、缺工嚴重,當地新案供給量大幅下滑,區域供給不足,少數推出的新案,售價全面反應成本。
排名漲幅第三高的新竹寶山,在台積電擴廠題材挹注下,每坪房價從17萬元飆到22.2萬元,年漲幅約30%。寶山房價上漲不少,但因基期仍低,預期未來仍有上升空間。
Yahoo轉載
在台灣央行升息及接連數波政策打炒房,根據房仲業者 2022 第二季網路會員調查,全台認為房價看漲的比例由上季的 71% 降至 62%,較上季減少 9 個百分點,看漲比例大幅減少,為連三季看漲後首度下滑,約回到 2021 年第四季水準。
此調查結果顯示,80% 消費者對於升息壓力的承受度在 3 碼內,陳賜傑表示,隨著通膨升溫、聯準會轉鷹的狀況下,全球升息循環已啟動,美國聯準會甚至還表示今年將再升 6 次,而台灣目前已升息 1 碼,對於有購屋需求的消費者而言,每月增加的房貸負擔還在可接受範圍,但升息 1 碼後若仍然無法抑制通膨,升息恐怕會是持續性的進行,那麼,在房價高漲、房貸負擔持續增加的狀況下,升息超過 3 碼,消費者購屋意願的確可能會受到衝擊。
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,在升息壓力增溫、政府持續祭出打炒房政策環境下,讓消費者對房價的預期開始出現變化,雖仍有超過半數消費者認為未來一季房市仍上漲,但比例已大幅縮減,看漲比例為連三季成長後首次下降。
觀察七大都會區對未來一季房價的看法,陳賜傑說明,則可發現七大都會區普遍出現看漲情緒降溫,七都中有六都較上季下降,其中,台北、桃園、高雄已減逾 10 個百分點,看漲比例下滑最多,反觀台南則是持續看漲,看漲比例小幅增加。
永慶本次的調查,也針對消費者想購屋的地區做房價看法的調查,陳賜傑說明,根據調查結果,全台有 75% 消費者認為過去一年房價已上漲 5% 以上,其中,甚至有 31% 消費者認為上漲 10% 以上。如觀察全台七大都會區對過去一年想購屋區域的房價看法,新竹、台中、台南認為上漲 10% 以上占比逾三成,高雄甚至高達 44%,顯示高雄消費者對於房價漲幅最有感。陳賜傑表示,不論是七大都會區或全台的數據均顯示,消費者對於自己想購屋地區的房價漲幅感受度相當明顯,全民有感。
陳賜傑說明,美國聯準會 (Fed) 為抑制美國國內高漲的通膨,升息態度逐步轉鷹,再加上俄烏衝突影響,全球物價飆漲,升息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,而今年 2 月至 3 月初,市場就預期美國聯準會於 3 月就會升息 1 碼。本次調查也針對國內升息的議題進行調查,本次調查期間正好落在市場大致已確定 FED 升息 1 碼以及俄烏戰爭爆發後,可以觀察消費者對於國內升息的預期。
根據調查結果發現,73% 消費者認為 2022 年會升息,較上季大幅增加 20 個百分點,顯示消費者明顯感受到美國聯準會升息態度轉鷹,而國內也勢必會跟進。至於開始升息的時間點,81% 認為升息時間點會落在今年第二、三季之間,至於升息幅度,77% 消費者認為 2022 年會升息 1 碼內。
陳賜傑指出,美國聯準會於 3 月 16 日宣布升息 1 碼,符合市場預期,而國內央行於隔日舉行理監事會議,決議跟進美國聯準會,國內也升息 1 碼,是睽違 10 年後首次升息,出乎市場預料之外,也與消費者認知的升息時程更提早了一至二季,且升息 1 碼已與大多數消費者對於全年度的幅度相當,顯示台灣物價上漲壓力不容小覷。
Yahoo轉載
近年疫情嚴峻,台北市豪宅依然維持一定的交易量,包括信義聯勤、西華富邦以及和平大苑等指標豪宅,去年皆有超過10戶的銷售成績。相較於台北市區豪宅總價動輒2、3億元起跳,單價每坪200萬元成為跨入高端豪宅的基本門檻,新北市總價約6000至8000萬元的豪宅,具有相同的空間尺度、有過之無不及的公設及庭園空間,反而吸引不少新北在地企業客層,以及台北市傳產客層,在價格及產品性價比考量下,轉進一橋之隔的新北各商圈。
房地產業者分析,以總價6000萬的資產配置為例,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選項極可能是屋齡超過30年的電梯大樓,坪數約在60至80坪左右;即使退居台北市外圍區域如士林、大同區,選擇屋齡較新的成屋或預售案,坪數同樣被限縮在60到80坪左右,因而衍生出部分重視居家空間尺度、完善公設的買盤,外移至新北第一環的豪宅成屋。
一品匯為中悦建設機構在蘆洲所推出的首座豪宅,規劃25層SRC豪邸,各戶120坪、140坪大尺度空間,曾創下蘆洲豪宅市場最高總價9700萬、最高單價每坪58萬的記錄,近期建商再將地主精華保留戶釋出,開價5字頭,搶攻台北豪宅高端客層。由於價格僅為台北市郊豪宅的五成、台北市區豪宅的三成,吸引不少士林、天母、大稻埕一帶想要更大空間、優質鄰居群聚的高端換屋客層關注。
豪宅業者指出,通膨壓力之下,高端客層對於資產透過不動產配置的保效益提高,加上疫情之下企業主減少國際商務移動、家庭成員返台、在台停留時間大增,對於較大尺度的居家空間需求大增,去年光台北市平均每天就能成交一戶總價8000萬以上的豪宅,反應高資產客層購屋動能旺盛,而開發商積極高價在全台各都會區高價搶地,帶動高端不動產長線需求強勁。
台北市經過高度發展,大台北都會規模隨著交通動線擴張,具有未來發展題材的新北第一環,房價水準已不下於台北市外圍蛋白區,大漢溪北都市計劃中的蘆洲南北側農業區專案進入通盤檢討審議,過去蘆北地區以傳統工業為主的都市型態,將成為結合商業、休閒、居住的水岸宜居環境。
此外,總經費高達228億的五股泰山輕軌計畫將報行政院核定,五泰輕軌行經洲子洋重劃區、泰山楓江整開區以及塭仔圳重劃區,預期將可帶動蘆洲、泰山、五股沿線人口及產業發展,軌道運輸路網更形綿密,三蘆地區可望複製眾多重劃區成功發展經驗,具建商品牌、完善規劃的高端不動產,成為高資產客資產配置首選。
Yahoo轉載
中央銀行日前宣布升息1碼,代表房貸族每月支出將增加,加上許多人買房總價含車位,對有車族來說無疑是一項硬成本。究竟七都中買車位誰CP值最高?據591實價登錄統計,2021年六都與新竹縣市「平面車位」價格,再對比區域房屋單價,計算下來台北最划算,花不到4坪房價就能擁有一個車位,車位幸福指數最高,而差距最大的高雄,花近8坪房價才可換一個車位。
買車不難,養車難,一個車位動輒上百萬,買房再加車位,驚人總價常令人卻步。
根據《591實價登錄》計算七都「平面車位」價格與區域房屋單價的相差倍數,差距愈小表示車位幸福指數愈高。
以2021年車位總價和當年度房屋單價相比,七都中以台北車位幸福指數居冠,2021年台北車位總價約260萬元,價格雖是七都最貴,但若與當年度房屋單價70.5萬元相比,僅差距3.7倍,也就是說,花不到4坪的房價就能在台北買到一個車位,相對其他縣市划算。
而車位幸福指數居次的是新竹縣市,2021年車位總價130萬元,與台南市並列為七都最便宜的縣市,車位價格才台北的一半,不過若與房屋單價相比,在新竹縣市想買一個車位,就得付出5坪房價才可擁有,不如台北市划算。
季軍則由新北市奪下,雖然2021年車位總價已逼近200萬大關,來到195萬元,但由於房屋單價也要38.0萬元,所以相距僅5.1倍,買車位的CP值位居七都第3名。
同樣得花5坪以上房價才能擁有車位的,還有台中市,2021年車位總價約145萬元,是房屋單價27.0萬元的5.4倍。
此外值得關注的是,回顧2017年,台中車位價格才120萬元,5年來就成長超過2成,主因是近年台商資金回流助攻,加上交通建設及公共工程陸續到位,吸引大量外縣市輕移民,不僅房價成長,連同車位也水漲船高。